这几天,我们《丽江读本》记者的电话被打爆了
这一久,老百姓逛菜市场、小卖铺时,发现都不给塑料袋了因为从11月10日起,古城区牵头开展的新一轮消除白色污染的禁白活动拉开了序幕,其实丽江的禁白行动早在10年前就开始了记得10年前禁白刚开始时,力度那是相当大住在东界河的杨大妈还记得,当年去菜市场,买肉、买鱼用根绳子提着;买水果、进商店,人家都是给塑料网兜;早上买包子,老板都会用一张裁剪成四方形的纸包给你……那种味道,真有点像回到了七十年代但是后来,大家图方便又开始用塑料袋感觉这10年,禁白活动白禁了:有关部门来查就禁一下,不查,照用不误的确,用塑料袋省事方便,但是对环境的污染,那也是相当的大丽江现云南信息报投诉电话在正在创建文明城市,文明不是口号,它需要这座城市每个人的点滴行为来体现,比如用环保袋,比如文明行车等等所以,如果你真呢爱这个城市,就不要图那点方便了
近来丽江吸引媒体眼球的举措还是多呢
丽江这久还有一个整治行动,整治的可是我们每天吃的米线为了让市民吃上安全、放心的米线、面条,从10月开始,丽江工商部门在全市范围开展为期6个月的“除劣扶优保障米线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整治工作目前已进入摸底排查阶段此次整治以小作坊、小企业等重点领域为重点整治对象,集中解决米线、面条生产加工、经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改善米线生产单位原料质量、生产设备、生产环境及运输储存卫生条件等对这个活动,喜欢吃米线的亲云南信息报联系电话们都在拍手叫好,因为这个问题不解决,他们每天吃这个米线,一哈要担心吊白块,一哈又要担心有这样那样有毒的添加剂,忧心忡忡呢这下好了,可以放心大胆地甩米线克了!
媒体聚焦此事并非空穴来风,其来源于一组认证为“丽江市永胜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的网友@边屯丽影在微博上发布的一组照片哪样照片那么引发关注?只因这些车都是公务用车,更稀奇的是这些车身上都用油漆喷了“严禁公车私用”等字样和监督电话所以它引来了包括新华网、人民日报等诸多媒体的关注,纷纷以“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的公车改革这几天迈出实质性步伐”、“云南丽江永胜公车改革出妙招”等用语云南信息报对这一举措进行了报道南方都市报、山东商报……所有媒体来问的,都是一件事:丽江公车喷标禁私用举措目前执行情况咋样了?
自从丽江城区人防工程暨地下步行系统封闭施工,家住义尚社区、单位在北郊的王先生,上班从开车改为步行每天要穿越游客云集的古城,经过灰扑扑的红太阳广场,走过车水马龙的花马街,路过叫卖声四起的象山市场,然后灰扑扑地到达单位这样走了几天,王先生感觉效率有点低,经朋友推荐,决定买辆电动车代步周末到东界河卖电动车的地方一看,阿摸滴喂,卖电动车的地方出乎意料呢热闹,那款可折叠电单车都卖得断货了来买电单车的,都是受这个工程影响的市民冬季,本来是电单车的销售淡季,但是因为这个工云南信息报电子报程,反倒让电单车老板迎来了“第二春”最后王先生花2888元买回了辆电单车,这几天骑电单车,根本不消考虑堵车问题,10分钟就到单位了,效率是有了,但是他又纠结开了因为再怎么说王先生自己本身是公司副总,每天西装笔挺,却骑着个“电毛驴”,在员工面前,感觉总不是那么回事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王先生还是决定不顾面子继续骑因为在实用和效率面前,面子真呢不是那么重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公务用车等作出全面规范条例要求,全国党政机关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一般公务用车采取公开招标、拍卖等方式公开处置看了吧,以后一般公务用车都要推向社云南信息报数字版会来解决了,印着“严禁公车私用”的公务车如果不符合该条例,也将进入严管程序
但是媒体一百度,看到《丽江读本》在今年7月25日刊登的一篇《丽江公车油漆“喷标”禁私用,然后呢……》的稿子,才发现这个妙招不是现在才开始,也并非从永胜开始的其实从今年7月开始,丽江就已经将古城区、玉龙县这一区一县和5个市直部门作为试点进行油漆喷标的公车管理,而且我们的报道,详细得很,让他们感觉都没有哪样可以继续深入地做了,于是,媒体咨询电话纷至沓来,都是对本报之前报道求转载、求扩散的,让《丽江读本》也乘着丽江公车改革之东风又火了一把
白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