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专家谈驱动安全信息报告文化有效

<

《安全生产法》第54、59条款规定:员工有权举报安全危险或隐患、违章管理或行为,并受到法律保护;有义务在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时立即上报。因此,主动暴露问题或报告安全隐患不仅是每位管理者、员工的权利,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何有的航司飞机百架以上、有的机场旅客运输量超千万,但收到的安全报告数量一年也就一二千条,甚至出现瞒报或漏报的诚信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安全价值观与政策设计有缺陷,安全报告的价值导向不正确、奖惩机制不健全、信息系统设计不人性,导致“不愿报”“不想报”“不敢报”,认为曝光了会“两头不讨好”,担心会被穿“小鞋”,而对自身发生的问题也多有“冒险侥幸”“大事化小”的心态,不仅无助于问题解决,反而埋下不少后患。二是诚信基因尚未完全融入安全文化里。良好的诚信报告环境与氛围尚未形成,业内这些年发生的诸如未如实报告或瞒报事件、销毁客观证据、执勤期休息期造假、关键人员资质造假等不诚信行为,不仅给公众安全带来了严重危害,也给企业自身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诚信缺失意味着企业安全文化不成熟、制度不完善、行为不道德。三是信息报告文化宣传力度和广度不够,员工对报告的权利和义务不清楚,对报告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到位,甚至有的员工不熟悉报告流程,不知道该不该报和通过什么渠道报。四是反馈机制和激励机制有漏洞,员工报告安全问题后,所反映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以及报告有价值的信息后没有到奖励,有时还会受到指责甚至是惩罚,挫伤了员工报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五是信息处理能力有欠缺,信息核实、清洁、分析及输出质量都需要专业且敬业的授权人员耗时耗力地处置,而企业给予这些人员的待遇和重视度是有所欠缺的。要想建立良好的安全信息报告文化,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工作,推进人人都是“信息员”“监督员”的理想逐步实现。

1、充分认识安全信息报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安全信息报告是衡量安全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安全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有了源源不断的安全报告,安全管理就会更加牢固地掌握主动权和先行权,否则,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安全信息报告影响着企业是否能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安全政策和目标,是否能够识别出组织与系统的危险源和有效开展风险分析与控制,是否能够治理好安全隐患和前移安全关口,是否能够把控安全趋势和规律,是否能够预防事故发生,减少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2、完善信息报告政策和保证其落实效果的制度。制定相适宜的管理制度,包括:各级管理者和个人的信息报告责任;主动报告、隐患报告、危险报告、安全建议的奖励和诚信报告减免规定;确定保密层级、权限和方式,通畅匿名报告途径;完善安全信用管理规定,建立安全信用档案;严肃处罚与奖励标准,遵循从重原则,减免主动报告自身问题的行为,奖励发现危险或隐患或促进安全的信息报告;处罚不履行隐患报告义务的行为。制定报告政策时,要循序渐进、换位思考、人本思维,尽量减少报告困难与外来干扰的影响,切忌一蹴而就、主观判断、武断决策;落实报告政策时,要力戒口头上重视、执行上漠视、责任上变通、奖惩上无力。

3、建立安全信息报告收集、分析与应用机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信息数量少或质量差,分析方法再先进,也无法对整体安全运行状态做出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的质量更无从谈起。除了坚决执行局方有关信息报告的规章外,企业还要量身定制符合自身特点的务实措施(如推行“三不”与“九化”措施,实践中收集到的信息数量与质量较之前提高了至少50%),鼓励和支持干部员工对待隐患要敢于报告,对待问题要不遮掩、不回避。唯有放开胆子报隐患、开诚布公讲真话、积极认真听良言、踏实稳妥改不足,才能让安全问题无处遁形、重要危险尽早识别、组织风险及时控制。对于收集到的安全隐患和危险信息,要迅速处理与分析,同时要将处理进程尽早、公正、客观和可理解的方式发布或反馈,确保安全信息管理全过程“员工看得到、方法听得懂、结论信得过、过程能监督、管理有闭环”。同时,加快信息系统升级换代,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如通过机器模拟人类自动学习,学会统计建模、分析工具和计算方法,让系统拥有自主的信息处理能力、发现规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反馈异常能力,降低成本和差错率,实现数据共享、经验共享、教训共享、成果共享,提高安全信息报告的性价比。

4、完善安全信用管理制度,实施联合惩戒。积极的安全信息报告文化具有尊重事实、推崇诚信、鼓励暴露、深究根源的特点,既要靠精神激励和员工自觉意识,又要靠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督,实现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统一。在对待信息报告和报送上,不要有侥幸心理,甚至订立攻守同盟,切记:大事瞒不住,小事没必要瞒;在信息分析和监测上,尊重客观数据和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意见,不唯上、不唯虚,实事求是;在信息分享和利用上,注意营造学习交流的氛围和新技术的应用,鼓励与国内外、业内外的信息互通共享。凡发现不诚信行为,都应按照从重原则对部门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并将影响调薪、培训、晋升、考核、评优等,“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加大企业和个人的失信成本,引导企业和个人行为趋向诚信,让诚信者受益,令失信者损失。

5、形成浓厚的信息报告文化氛围至关重要。建立安全理念的传播阵地,将安全报告文化的传播贯穿于各类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传输给每个员工,促使员工真正养成自觉性,产生“我要安全”的源动力。树立各级安全管理者在对待安全信息报告上必须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的理念,推动全员关心安全、参与安全,多形式多样化地激发广大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做到随人随时讲安全抓安全,随事随地辨隐患控风险,以负责的主人翁精神、高度的安全意识,密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nnanxinxibao.com/ynxxbls/144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