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6291958.html
事故回顾
11月26日18时左右,由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云南省凤庆县境内云凤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安石隧道出口处发生突泥涌水。
据央视新闻报道,从临沧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获悉,12月4日15时许,临沧凤庆在建高速安石隧道突泥涌水事件最后1名遇险失联人员已找到。至此,搜救工作全部完成。
此次突泥涌水灾害造成12人遇难、10人受伤(含前期自救和被解救9人)。受伤10人中,6医院接受治疗,生命体征平稳;4人转昆明接受治疗(1人生命体征平稳、1人危重、2人极危重)。
该事故被国务院安委会挂牌督办
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查处挂牌督办通知书
安委督〔〕12号
云南省人民政府: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重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办法》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决定对你省临沧市凤庆县云凤高速安石隧道“11·26”重大事故查处实行挂牌督办。
你省要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组织有关部门抓紧进行事故调查,研究提出处理意见。事故调查报告(初稿)经你省安委会审查同意、以省安委会文件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审核同意后,按程序结案并向社会公布。事故结案后,事故调查报告和事故处理决定落实情况要及时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联系人及周晓明,-。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
年12月11日
什么是“突泥涌水”?
地下水的力学作用有静水压作用和劲水压作用,这两种作用都能使岩体发生水力劈裂,使裂隙连锁增加张开度增大,从而增加渗透力,使局部隔水屏障作用被突破,地下水位高出,从而形成涌水突泥。
还有不良地质,隧道一般存在长、大、深等特点,沿途经历围岩变化繁多,隧道在穿越溶洞、断层破碎带或接触带、地下河等不良地质时,特别容易发生涌水突泥灾害。
综合来看,“富水、高压、不良地质”三者不利组合是诱发涌水突泥灾害的主要地质条件。对不良地质围岩的盲目不合理开挖,开挖进尺过大,是造成涌水突泥的主要原因。
▼▼央视科普视频▼▼
“隧道突泥涌水”的四大预防措施
一、做好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
①、根据隧道工程的要求,按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和《监测方案》的内容,及时开展现场监测工作,合理选择监测断面,适时埋设测点并采集数据。每日量测数据当天进行整理和分析;配备充足的仪器、设备,并保证测试所需仪器设备在标定有效期内,在仪器设备使用前进行检查,保证仪器能正常工作;要求监测人员每日对监测数据及时输入为电子文档并进行备份,防止因数据丢失造成的报告不及时。
②、由于岩溶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隧道周边存在的隐伏岩溶和高承压水直接影响着施工安全,因此,岩溶隧道施工中需开展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周边岩溶探查等施工地质工作,并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纳入富水、岩溶隧道的施工工序管理范畴中。
③、地质预报可采用开挖面地质素描、TSP地震反射法、HSP水平声波反射法、地质雷达、红外探水和超前钻探等方法,对围岩的破碎和富水程度进行预测和验证。及时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反馈,以调整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二、隧道遇不良地质措施
①、当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充填型溶洞等富水岩溶地段时,应采取注浆预加固、堵水等措施,以有效地改善隧道周边既有岩体的物理力学指标、降低地下水的渗透系数,必要时采用长管棚等措施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特别应注意注浆效果的检查与评定,只有注浆达到预期加固效果时,才允许开挖。
②、当隧道穿越地段虽地下水发育,但水压不高、围岩自稳能力较好时,可采用先开挖、后注浆的方式,以加快施工进度。
三、隧道防、排水
①、地下水发育的岩溶隧道,当采取“以排为主、排堵结合”的原则可能造成地下水大量流失、环境遭到破坏时,应采取“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设计原则。
②、隧道结构应设有完备的防、排水系统,同时应尽可能地维持原有的地下水系统,破坏时,应采取工程措施(导流洞等)予以修复。
③、根据两端线路坡度情况,采用较大的纵坡,并结合其内轮廓采用较大尺寸的水沟,以避免水淹道床,提高隧道工程运营质量。
四、重视和提高辅助坑道的作用
控制工期的长大岩溶隧道宜优先考虑设置贯通的平行导坑:
①、发挥其超前地质探洞的作用,为正洞施工提供更为准确的地质预报,规避施工风险,保障施工安全;
②、可以超前正洞开辟工作面,加快施工进度;
③、有利于施工通风和排水,改善掌子面的工作条件;
④、有利于施工及运营期间的逃生及救援。
“突泥涌水”学习资料
本期小马准备了两份资料,让大家更好的参考学习“隧道突泥涌水”相关知识点。资料如下:
隧道突水突泥专项施工方案隧道突泥涌水应急预案演练方案★资料获取方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