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陈夏红破产处理能力将成为国际竞

人民法院报年1月9日发布了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法院新闻。

这次十大法院新闻的选评,在内容上注重了与该报年度十大关键词、十大案件等的不重合,在形式上考虑了对新闻事件具体而微的切入口。获评的十大法院新闻包括: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在京召开、知产司法保护纲要首次发布、“一带一路”沿线国共商司法合作、司法改革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首家互联网法院挂牌运行、中国裁判文书网总访问量近亿、法院系统16人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群众推选“我最喜爱的好法官”、我国破产处理情况全球排名上升29位、人民法院依法再审三起重大涉产权案件。

人民法院报特邀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所长蒋惠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春田、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莫纪宏、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熊秋红、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于志刚、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王雅琴、中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周刚志、中国政法大学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夏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刘仁文对上述十大新闻进行精彩点评。

专家学者们认为,年,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大报告体现了全党意志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成为指引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发展进步、推进中国法治文明进程的行动纲领。一年来,人民法院披荆斩棘,勇毅笃行,推动司法改革向纵深发展,法院工作收获丰硕成果。一项项改革举措,一份份工作“成绩单”,彰显了法院人坚持司法为民、维护公平正义的决心与为民情怀,昭示了前行路上直面问题、勇于担当的精神。

第九:我国破产处理情况全球排名上升29位

新闻速览

年12月25日,全国法院破产审判工作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指出,全国法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G20杭州峰会成果,紧紧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全面推进破产审判工作。破产审判制度化建设、破产案件启动难问题、破产审判专业化建设、破产审判信息化程度实现新突破。根据世界银行年经济体营商环境测评,我国破产处理情况排名比年上升29位。

点评

中国政法大学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夏红

年10月31日,世界银行发布《年营商环境报告:改革以创造就业》年度报告,对全球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展开评估。这是世界银行自年以来连续十五年的年度盛宴之一。今年的营商环境评估,包含10个指标,比如企业开办、施工许可、电力供给、财产登记、中小投资者保护、税收体系、跨境贸易、合同执行以及破产办理等。据此报告,中国营商环境报告总排名第78位,而破产办理则排第56名,接近、年两度第53名的历史最高排名。从年以来,中国破产办理能力在该报告中从第91名迅速攀升,进步明显。

如此瞩目的成绩,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是僵尸企业出清不无关系。在此背景下,破产司法改革新招迭出:97个破产庭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破产信息化成效明显,执行转破产、立案登记制等司改举措次第落实,破产案件启动难得到缓解。在改革举措的合力下,年破产申请数量亦高达件,达到十余年来的新高。这些举措和进步,是我国破产处理能力国际排名提高的支撑性因素。破产处理能力国际排名的进步,是我国破产体系长足进步的缩影和反映。

自中美两国元首在G20峰会上就破产问题达成若干共识,破产议题悄然成为外交议程上的选项之一。在未来,国际竞争将越来越体现在诸如破产处理能力等细微层面,破产体系的竞争已然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一部分。在成绩面前,我们应自信地看到进步,也应虚心地看到差距。我国破产处理能力国际排名在突飞猛进的同时,不仅还落后于美英德法日等先进市场经济体,甚至也落后于俄罗斯、南非等新兴经济体。我们应继续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矢志不渝地推动市场化破产,加强破产制度的顶层设计,在立法、司法及执法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推动中国破产制度及其实施的全面进化。破产处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年1月8日于京郊昌平慕风斋

链接阅读·法院破产改革成效一览

1.解决破产立案难问题有所突破

破产为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破产程序启动难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改革破产立案制度,从诉讼流程上清理破产程序启动的障碍。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关于依法开展破产案件审理积极稳妥推进破产企业救治和清算工作的通知》,年7月,又下发了《关于破产案件立案受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理顺破产案件立案审查流程和规则,为破产案件顺利进入司法程序提供了制度保障。年,全国审结企业破产清算案件同比增长20.6%。今年截至12月21日,全国法院共受理强制清算和破产类案件共计件。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全力推动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工作,今年1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全国法院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工作取得初步进展,仅广东省今年下半年就通过破产审判消化掉执行案件多件,其中深圳市消化掉多件。

2.人民法院对处理破产案件思路开始转变

逐渐摒弃之前的“谈破色变”,以及重清算轻重整的倾向,全国法院开始围绕将人民法院办成“生病企业”医院工作思路,积极运用破产重整促进企业再生,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对符合再生条件的债务人企业,采取多种手段努力推动企业破产重整或破产和解,帮助企业改善经营、提升质效、促进良性发展,推动整体产业优化升级。近年来,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福昌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福建安溪铁观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温州庄吉服装销售有限公司等四家关联企业、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江苏舜天船舶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一系列大中型企业破产重整案件得到妥善处理,依法保障各方主体的利益,确保了具有运营价值的企业成功救治。

3.破产制度成本改革初见成效

全国各级法院推动建立完善破产审判中破产企业识别、府院协调、利益平衡等工作机制,促进企业破产高效进行,进一步降低企业破产的制度性成本:建立破产企业识别机制,对于陷入困境的企业,能够救治的应尽量挽救,不具救治价值或救治无望的应果断通过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防止债务风险累积引发更多风险和更大危机;建立了破产统一协调机制,一些地方法院建立由法院、政府等部门相互配合的协调机制,统筹解决税收减免、征信恢复、职工安置、维护稳定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审判活动化解了企业经营矛盾和债务风险,促进了社会稳定长效机制的建立;建立合法有序的利益平衡机制,注重协调好破产程序中各方利益关系,依法维护相关主体合法权益;加强破产信息化建设,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开通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平台,实现了破产案件一站式的网上业务协同服务,通过对债务人信息的公开,吸引更多投资人,促进困境企业重整再生。

4.破产案件互联网+推进破产处理效率

自年8月1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平台正式开通,标志着我国破产审判工作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平台由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互联网、企业破产案件法官工作平台、破产管理人工作平台三部分组成。为保障平台规范运行,最高人民法院还制定下发了相关配套文件。自上线运行以来,该网实现了破产案件一站式的网上业务协同服务,通过对债务人信息的公开,吸引更多投资人,促进困境企业重整再生。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破产财产处置质效,人民法院积极推进建立“当事人自治为主、管理人充分履职、法院依法监督”三位一体的破产财产处置通道。今年6月,浙江杭州富阳法院审理的破产清算案件中,通过网络拍卖处置相关土地使用权、房屋等破产财产,成交总价达余万元,超出起拍价余万元,溢价率达18.97%,实现了破产财产的高效处置。

编辑评论

我国破产处理情况排名上升的新闻进入人民法院十大新闻中,说明法院系统对破产案件的重视与日俱增。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各级法院对国有僵尸企业的处理逐渐加力,也对破产审判和破产程序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改革。破产立案改革、破产法庭的建立,对重整案件的重视以及大力建设信息化的处理渠道,都让我国各级法院的破产处理能力大幅度提高。

但在成绩面前,我们仍不能沾沾自喜。太多的问题挡在改革者的面前。破产管理人的改革、破产机制的市场化、法治化以及个人破产问题等等重大的体制问题仍未解决。但这也意味着破产实务界与学术界仍有非常大的发挥空间,相信在这一崭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破产业务能够真正成为法律事务的皇冠。

文章来源(前文及链接阅读):人民法院报:年1月8日《本报评出年度十大法院新闻》;央广网:年12月25日《着力处理“僵尸企业”我国破产处理情况排名上升29位》;中国网:年12月25日《营商环境评测我国破产处理情况列第53位全球上升29位》;

责任编辑:陈志清

敬告:本公号由中国政法大学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维护。我们将用最快的速度,定期向您提供世界范围内破产法领域最新的资讯。既期待您成为我们的订户,更期待您成为我们的作者。

为加强本公号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miguimi.com/ynxxbyx/100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