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以昆明为中心的云南文学地图,是五彩斑斓的。如果我们用粗线条勾勒这30年的变迁、起伏、发展,会发现许多作品、作家、诗人、事件在其中升沉跌宕,再度鲜活起来。事实上,除了全国轰动的有影响的作品外,绝大多数作品都默默无闻地消融在岁月的长河中波澜不惊。
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盘点、梳理、打捞,我们有份惊喜,也有诸多的遗憾。然而这是我们自己走过的与时代同步的路。这一文学的历程永远地刻印在这份地图上了。我们回眸,寻找这份地图上的节点和标高。
远去的辉煌
年,云南当代文学出现了以寒风、冯牧、白桦、彭荆风等为代表的军旅作家所开创的辉煌时期,寒风的中篇小说《党和生命》年就上了《人民文学》,影响极大,成为那个时代文学写作的一道标杆。
同今天的状况相似,文学是以电影为载体得以实现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彭荆风(与林予、姚冷及陈希平合作)的《边寨烽火》和《芦笙恋歌》,白桦的《山间铃响马帮来》,林予的《孔雀飞来阿佤山》,以及其后的季康、公浦的《两个巡逻兵》、《摩雅傣》,王梅定的《锡城的故事》,洛水的《勐垅沙》,年代初还有根据刘澍德小说《桥》改编的《两家人》,杨苏(同李鉴尧、王家乙合作)的《景颇姑娘》等,将这个辉煌推向顶点,使云南成了全国瞩目的文学、电影大省。这些电影,多半是从作家们的小说改编过来的。可以说文学是电影的母体,是一剧之本。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电影是最强势的传媒,它将文学放大为金字塔的顶峰。在电影的光环下,小说和诗歌的创作有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态势,于是就出现了文学、电影双丰收的黄金时代。
昭通作家群的崛起
云南文学的复苏是从年开始的。
这一年起,云南作协恢复了工作,《昆明铁道》的《彩练》文艺副刊和《绿灯》诗专版率先开办,《边疆文艺》复刊,年《滇池》创办,接着《个旧文艺》、《金沙江文艺》、《石林》、《思茅文艺》、《玉龙山》、《临沧文艺》、《孔雀》、《版纳》等十余种市级和地区级文艺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报刊的创办和复刊标志着一个文学新时期的到来。
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校园诗人是这份文学地图的亮点。肇始于年代的云南校园诗人,以于坚为代表,李勃、费嘉、彭国梁等人也属于这一创作群体。若干年后,韩旭、危辰、雷平阳等人成为后继者。从《尚义街六号》,到《零档案》、《啤酒瓶盖》、《在牙科诊所》,于坚从对世界的独特认知到诗歌内容的特殊表达,率先创造了于坚体的“口语诗”,其后他写了大量感悟独特的散文。于坚也因此成为在当下中国文坛,能够代表云南发出声音的最重要的一人。
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曲折坎坷和摸索发展,云南文学在新的世纪,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新的迹象。
首先是有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出现了,这就是昭通作家群的显现。云南文坛历来有关于作家群的划分,大体有:昆明作家群、曲靖作家群、哈尼族作家群、太阳鸟儿童文学作家群。昭通作家群的崛起一直受到文学界的 夏天敏是这个群体近年来最广为人知的小说家。他首获鲁迅文学奖,使云南文学在全国性的文学重要奖项中有了新的突破。此外,这个群体的其他作家,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大部分作家都具有极可观的创作潜力,使云南文学获得了一种新的希望与期待。
在文坛上以诗歌写作为人所熟知的雷平阳,也是近年来声誉卓著的来自昭通的作家。年获第二届华文青年诗人奖。其后,《诗刊》、《青年文学》、《天涯》、《人民文学》都发了他的专栏,多次获奖。年,获《南方都市报》华语传媒大奖。在中国当代诗人群体中享有一席之地。
雷平阳也是一位多产的散文作家。年后,雷平阳连续出版了《风中的群山》、《像袋鼠一样奔跑》、《普洱茶记》、《云南黄昏的秩序》、《我的云南血统》等散文集。在收入该书的这些早期作品中,一个隐忍、负重而又谦卑的写作者形象已经清晰可见。
潘灵也是一位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昭通作家,他以前就有不少作品面世,近些年他到滇西的保山市挂职,在两年的挂职体验生活过程中,深入生活,创作了《翡暖翠寒》和《泥太阳》、《市信访局长》三部 昭通作家群里,名气不大,但作品品质完全可以进入全国一流的两位小说家是胡性能和徐兴正。昭通作家的小说在观念上一般都比较乡土,但胡的小说却比较现代派,后来他就走得更远,成了后现代。胡性能后来的小说,受了法国新小说的影响,而他自己也说,他最喜欢的作家,除了川端,就是罗伯·格里耶。他喜欢后者的《橡皮》。他有一组小说,没有收进他的小说集,总标题叫《日常生活的景象》,是中国化了的法国新小说。这是一个认真研究过“现代小说”究竟为何物的小说家,他似乎每一篇小说都要放在肚子里酝酿很久,然后才像妇女生小孩一样把小说写出来。这样生出来的小说,当然是可以活许多年的,剩下来的事情,就是读者和评论家的事了。
徐兴正是胡性能的读者之一,同时本人也是一位严肃的作家。徐兴正对待小说写作态度,比起他的前辈作家胡性能来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一点从他不断焚烧自己的手稿这一行为上也看得出来。云南30年来的文学应该为有了胡性能、徐兴正这样严肃的作家感到庆幸,因为如果少了这二位,云南当代作家的小说水准与全国接轨可能就会比较困难。当然,在青年作家里面,除了他们二位,云南还拥有不少颇具专业精神的优秀小说家,张庆国、王坤红、雷杰龙,把他们放置在当代最好的小说家里面也是毫不逊色的,尽管他们都没有显示出与自身实力对等的读者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
或改写文学地图的网络写手
目前在报纸副刊和网络还涌现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写手,如刘光平、风之末端、和菜头、饕餮、崔亚楠、谭中贵、边民、段瑞秋、黎小桃、敢于胡乱、张翔武、罗月华……读者会发现传统的文学书写方式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面化的、解构式的、戏谑式的因而也是带有明显游戏性质的幼龄化书写倾向。并非危言耸听,传统意义上的、象征的、强调深度的文学写作很可能随着网络的一代兴起而终结。文学是什么?在网络写手们看来,文学不过一堆可以恣意重组的汉字符码而已,文学书写的功能不外乎是指向某种即兴的消遣与游戏,获得书写的快感才是关键。汉字传统语义的历史逻辑链条正在被撕破,汉字语义之间的关系就像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扔得七零八落后经过了重新处理。年,一个在昆明书林小学上学,年仅12岁的小学生钟一城在新浪上创办了自己的文学博客,在他的文章里,他发明了一种独特的、以谐音联想为书写特征的娱乐方式。钟一城的书写无疑会使所有受过传统教育的成人都感到震惊,因为,他把“秦始皇”故意写成了“顷屎黄”,把“雷锋”故意写成了“累疯”,把“昆明”故意写成了“困命”。以无厘头来指责钟一城这样的“90后”写手显然是不合时宜和粗暴的,因为他们对语义的偷换乃是为了表达某种他们所感觉的现实。
在网络上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以游离于传统文坛以外的方式生长着,发展着,一些作者已经在网络上发表了长篇作品。而一些纸媒的作家们已开始了新的登陆,并大显身手了。在云南文学地图的标识上,这些在新领域中的作者也许前途未可限量,他们将在这份地图上标上更多的新符号。毕竟网络文学正以传统纸媒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着中国文坛。大势所趋,将来的云南文学地图会得以改写吗?我们满怀期许。(稿件有删节。)
李霁宇男,生于年,汉族,四川成都人。中共党员。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运输专业。曾任全国铁路文协第一届理事、昆明作家协会主席,现任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昆明市文联副主席、云南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有长篇小说《壁虎村》、《风逝》,诗集《希望三重奏》、《无约之吻》,小说集《有人敲门》、《天下第一吃客》,长卷散文《西南丝路写真》等。小说《天下第一吃客》获云南省首届文学艺术创作二等奖、《波动的色彩》获第二届铁路文学奖及首届青年作家文学奖、云南省荣誉奖、昆明新时期十年文学创作一等奖,组诗《黄山之诗》获年云南省优秀作品奖。
朱霄华男,年生,毕业于云南师大中文系。昆明市作家协会会员,文学评论家。近年从事散文随笔写作。自由撰稿人,在国内多家媒体开设有个人专栏。现居昆明,供职于云南电视台。
原载:云南信息报
(文章源自中国作家网及网络配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
★云南文学北京中科医院忽悠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miguimi.com/ynxxbyx/9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