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交警部门一负责人说,目前丽江的红绿灯是按照高峰、平峰、低峰三个标准设置好的时间,但是,时间是定死的,车流量是活的,是每天都不一样的,这就造成了“车多的路口红灯长,没车的路口开绿灯”的尴尬情况
而今年上半年重新开工之后,施工方又不得不重新进行了一部分埋管工作,原因竟是:“当地其它人施工破坏了预埋好的线路,挺郁闷的”杨海鹏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施工方将管线都铺设完毕,477个监控点的设施也安装了90%以上,但再次遇到了意料不到的问题
除此之外,杨海鹏说,通信网路的铺设,也不太顺畅,没有跟得上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像供电问题,算是在我们可控范围内,我云南信息报数字报们可以接其他的电线但是通信线路的铺设这一点完全在我们的控制范围之外”
读本君一直在关注着丽江的智能交通,到今天,距离它原定正式运行的时间还有11天,智能交通的软硬件设施都完善了吗?是否能按照原计划如期正式运营?
智能交通只是“收罚款的系统”吗?
据称,智能交通系统从2013年8月1日已开工,原定于2013年11月1日试运行,2013年12月1日正式运行“也就是说,其实今年11月1日如果能正式运行,已经比最开始的计划慢了11个月”杨海鹏说,之所以工程延宕至此,起初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计划性“去年一开始施工的时候,按照原计划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大家谁也想不到竟然拖到这个时候,当时两个月就完成了云南信息报广告电话埋管这些事情,枪机、球机(指长方形、圆形的智能交通摄像头)也都陆续安装,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停了工”
读本君经调查,发现智能交通目前前路有很多“路障”首先,市民思想认识上的不理解,很多人觉得智能交通“就是一个收罚款的系统”,存在抵触情绪;然后,智能交通的大部分基础设施虽然已经告竣,但在电力、传输介质、管网线路等方面至今还“未妥”;最后,也是最有可能影响到智能交通命运的,是据智能交通施工方工作人员称,该项目的总承包商、上市公司北京飞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飞利信)至今拖欠施工款高达1400万元
提起丽江的智能交通系统的施工情况,杨海鹏说:“云南信息报广告部在这一行中我应该算是经验丰富的,早年我就在北京做过智能城市方面的工作,在全国各地到处跑,云南的各州市也都去过,但丽江这个项目是我经历过的时间跨度最大的”
基础设施基本齐全,但先天不足太多
云南信息报讯(丽江读本记者 王炳晖)丽江智能交通从8月1日试运行以来,一直受到市民关注,但是因为之前说的是该系统拟在11月1日正式运行,8月1日至10月31日这3个月是试运行,即便有拍到违规的,也不作扣罚,所以很多市民依然在我行我素但是随着11月1日的日渐临近,很多开车的市民也都开始怕怕滴因为,一旦11月1日正式运行,那市民驾车的各种违章违规,就要真正扣罚了
“智能交通确实有实施抓拍违章和罚款的职能,但这远远不是智能交通的全部,它的本云南信息报订报意是方便市民,比如未来要推出的红绿灯自动配时系统而智能交通的“红绿灯自动配时系统”将根据车流量的多少适时调整红绿灯秒数,这一点将大大方便交通参与者此外,该负责人说,智能交通还有“追缉肇事逃逸、实时监控路况、通过诱导屏来方便驾驶员选择前进方向”的功能
“智能交通在市内共有477个监控点,其中只有120个左右是牵扯到罚款的,约占全部监控点的四分之一所以,说丽江的‘智能交通’是为了收罚款,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智能交通的施工方,云南东蒲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科技方面的工作人员杨海鹏说
“路障一”:市民误解
“丽江这个城云南信息报官网市发展得太快,但是不得不说,很多基建其实并没有跟上,比如供电”杨海鹏说,由于丽江城市供电的问题,导致智能交通的系统和设备调试经常时断时续,“比如说在路口红绿灯旁的设备,供电要依靠交警部门原有的红绿灯供电,而丽江又经常有停电状况发生,这就导致设备断电、低压运行的情况常常发生,遇到低压供电的情况,不仅对智能交通的设备不太好,对红绿灯等原有设备也不好,所以这种情况就还得主动断电”
“路障二”:
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白癜风如何确诊治疗好